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90后”们开始恐老!美容仪市场欲起飞,但行业标准还在路上
五一小长假,各大商家又开始打折促销。王逸可乘着商家有优惠,入手了一款之前就看中的家用美容仪产品,打折下来价格也要快元。这已是她的第二个美容仪,去年疫情期间,她宅在家看直播,心动也买过一个,价格是现在的一半,如今的这款算是升级换代。
比医疗美容更为便宜安心,比面膜精华护肤更有科技感——今年还不到三十岁的王逸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她周边差不多年纪的同事、好友在过去几年里几乎人手一个美容仪产品,她已算是入坑较晚的。
科医人医疗激光公司亚太区总裁翟琪英发现,中国的年轻化护理让整个家用美容仪产品迅速“红”了起来。他观察到,销售的爆发是过去五年慢慢累积起来的,“90后”的年轻消费者开始挣钱也开始花钱,电商的便利再双11等节日的促销,“过去这五年的美容仪产品已经更新了好几代,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换代更新。”
在他看来,对于中国的美容仪市场来说,现在的爆发仅仅是起点。
翟琪英的判断并非无根据。而来自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年,中国美容仪年销售额和年销售量实现了双突破。其中,美容仪需求量从年的.9万台,增长至年的.2万台,复合增长率达到37.79%;同时,中国美容仪市场规模从年的20亿元,提升到年的66.22亿元。该机构预计,年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将接近亿元,到年将突破亿元。
蓝海引来各路竞争者
早在年,诸如雅萌(YA-MAN)、Refa(黎珐)、松下、初普(Tripollar)等国际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国内的美容仪市场开始声量渐起。
在国内市场,目前进口美容仪依旧占据主流与主导。而国内消费者购买力的逐渐爆发,也让所处这一细分领域的企业品牌业绩获得了增长。
以起家日本的雅萌为例,其财报(年5月1日至年1月31日)显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上涨64.9%至亿日元(约合1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上涨.8%至31亿日元(约合1.8亿元人民币)。公司预计财年(截至年4月)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上涨52.3%至亿日元(约合20.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上涨.6%至34.2亿日元(约合2亿元人民币)。
雅萌的傲人业绩与在中国的大卖不无关联。公开资料显示,自年进入中国市场,该品牌连续四年蝉联天猫双11美容仪器销量冠军。
而另一家同样在线上销售排名靠前的以色列品牌初普,旗下的家用美容仪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高达近10亿元。
CBNData联合天猫国际推出《线上家用美容仪消费洞察报告》显示,59%的20~49岁中国女性城市消费者都曾经至少试用过一种美容仪。
越来越多像王逸可这样的中国女性被各类直播营销、网红带货“狂轰滥炸”下激发了购买欲,已经或者试图购入这些新兴产品。
这一蓝海市场也引来了众多竞争者。除了前述的国际品牌,越来越多的国内家电、手机企业似乎也嗅到了商机,加入竞争行列。
年7月,中科烟台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以及海尔作为大股东的北京零立科技达成协议,成立中科烟台零立科技联合实验室,致力于美容个护产品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开资料显示,零立科技规划出个人护理、美容护理、健康护理三大品类,涵盖了剃须刀、吹风机、理发器、洁面仪、射频仪、蒸脸仪、脱毛器、电动牙刷、按摩仪等产品。
而小米也在年上线了数款功能不同的美容仪。到了年,小米还投资了一家名为可思美(COSBEAUTY)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