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容貌焦虑了,新氧却难赚钱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病最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白莉

编辑

王芳洁

“颜值经济”大热,“中国互联网医美第一股”却可能要从美股退市了。

年11月22日,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氧科技”或“新氧”)宣布,董事会已收到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金星的建议书,拟以每股美国存托股(ADS)5.3美元,或每股A类普通股6.89美元(每13股ADS相当于10股A类普通股)的现金,收购金星及其关联方在私有化交易中尚未拥有的新氧科技全部已发行A类普通股。

作为在线一站式医美服务平台,新氧科技成立于年11月,已经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有整形日记、医美百科、视频直播、药品来源追溯、医生资质查询、电商交易、金融等。

据悉,新氧科技董事会已成立一个由独立董事ZhaoxuanYang(Charles)、ChaoHe,以及JiannanWang(Harry)组成的特别委员会,以评估及审议该私有化要约。

金星表示,现金收购价将为公司股东提供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机会。此价格较公司美国存托凭证在年11月19日的收盘价溢价约22.7%,较公司美国存托凭证在过去30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约21.8%。

然而,这个价格较2年多前新氧上市的发行价,却已大幅折让。年5月,新氧科技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医美第一股”。其当时的发行价为13.8美元。

挂牌时,金星曾在演讲中指出:“上市让我们登上了更大的舞台,更大的舞台可以承载更大的梦想”。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美股上市的两年半时间里,新氧的股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截至年11月22日收盘,新氧的股价仅为4.82美元,已跌至其发行价的1/3左右。

今年5月,做空机构BlueOrcaCapital发布了一份针对新氧的做空报告,称其存在订单造假和夸大广告营收的情况。随后,新氧发表声明称,该报告对于新氧有关的信息存在大量错误、未经证实的陈述、误导性的结论和解释。公司并表示,愿意接受称职的第三方顾问进行现金核查和尽职调查。

然而,市场还没等来独立调查报告的结果,却迎来了新氧3季度业绩大变脸,其当季净利润环比下滑了9成。同时,在不久的将来,新氧的股东们可能还会收到一份私有化的要约。

01

“容貌焦虑”的钱不好赚了

毫无疑问,医美是一条诱人的赛道。

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中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在年的总收入达到亿元,预计到年将达到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加快24.2%。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在年的市场规模排名第二,并有望在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Wind数据显示,自医美之风兴起至今,Wind医疗美容指数成分的当前估值不断飙升,最高达到了94.64,是该指数开立时的近4倍。当前虽出现了一定调整,但仍处于这两年来的高位。

今年上半年,医美股大放异彩。刚上市一年多的爱美客股价攀高至.44元/股,较.27元/股的发行价上涨超%,最高市值曾达到亿元。

强烈的对比,或许是新氧私有化的重要原因。

医美风口的到来,与“容貌焦虑”的盛行有关。从街头巷尾到互联网,透露出容貌焦虑的讨论并不少见,例如“要是鼻子再高一点就好了”、“要是腰再细一点就好了”、“发际线好像又高了,我该怎么办?”……

对于容貌,很多人都会有着更高的期待,而且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女性。“容貌焦虑”贯穿了婚恋、交友、求学、求职等各种场景,也催生了很多“变美”经济,医美产业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作为互联网医美平台的领头羊,新氧也吃到了“容貌焦虑”的红利。

根据招股说明书,在~的三年内,新氧总营收分别约为万元、2.59亿元、6.17亿元。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约万元,同比增长%。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医美行业,这个市场已从蓝海走向红海。

今年6月,《八点健闻》曾撰文称,年6月-年6月间,新成立医美企业中,有家已经注销。

在各式医美机构中,以互联网为主要获客渠道的直客式医美机构,收入的一半以上贡献给互联网医美平台做营销。

新氧的经营状况似乎呼应了以上观点。据财报,该公司的收入由信息服务和预订服务构成,前者的占比逐年增大,在年占到约67%。而年第三季度,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接近了86%。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氧就能赚到钱。

根据新氧科技年Q3财报,该公司实现总营收4.亿元,同比增长20.0%,环比下降5%,毛利为3.42亿元,毛利率达到79%,净利润为万元,较上一季度的万元下降90%,但高于上年同期。

净利润的严重下滑应与新氧的高补贴活动有关。今年9~11月,新氧电商业务试运行了信息服务费补贴改革运营策略,将机构信息服务费全部补贴给C端消费者。据公司方面表示,启动当月,也就是9月,参与机构的GMV增长翻三倍,且连续三个月增速未回落,并在“双11”期间再创新高,环比改革前涨幅达到5倍以上。

然而,至少从最新的数据来看,高额补贴对新氧平台的刺激效果有限。Q3,公司信息服务业务营收环比下降了10.8%,预订服务业务营收环比更下降了32.3%。

由此可见,若无补贴刺激,新氧的下滑趋势将更加显著。

红海竞争下,新氧的“求生欲”不仅体现在高额补贴上,还体现在新业务的拓展方面。

今年6月,新氧以7.91亿元收购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医美产业链上游延伸。由于已经并表,3季度,奇致激光为新氧带来了规模不大的营收:万元。

另外,新氧曾于年末上架医美分期产品“氧分呗”,根据《银柿财经》报道,该产品现已停用。然而近日,该公司通过收购,取得了小额网贷牌照,或将躬身入局“美丽贷”。

02

保受争议的种草社区

当下,种草几乎成了小红书的代名词,但实际上,新氧的种草历史,一点都不比小红书短。

年成立的新氧,最初是作为医美垂直社区而诞生的,年5月即上线了基于UGC的美丽日记栏目,定位于用组图积聚用户、聚焦体验以影响消费。

美丽日记给新氧带来了大量活跃用户,种草引流也吸引了众多医美商家,但同样也带来了麻烦。

与赤裸裸的广告相比,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体验分享帖或医美平台上的变美日记,似乎更具说服力,但其中同样暗藏玄机。

北京日报就曾报道,在一款遍布“种草笔记”的应用中,记者看到多篇有关光子嫩肤的分享文章。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来自山东临沂的发布者,还是来自海南海口的发布者,都在文章中提到自己是在一家沈阳的医美机构体验,而文章上方的定位信息,则精准指向这家诊所。

年7月,据新京报曝光,新氧APP上的客户“美丽日记”、评价存在造假刷评现象。有商家对假“美丽日记”明码标价元一套,手术前后对比图数百元一套,形成一条龙服务的网络黑产。

报道刊发当日,对报道中提到的有公司提供虚假日记代写服务,新氧回应称,其内部调查小组已对相关账号和日记进行了封禁,针对医美日记,新氧即将上线人脸识别技术,进一步提升平台审核能力。

年12月,新京报记者再度回访,发现新氧APP上有关“美丽日记”的代运营、代写代刷的造假生意仍然红火。

不止新氧,小红书、知乎、豆瓣等内容平台,也大量充斥着这些医美黑产。年7月,小红书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