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想的太少
因为洁牙是基础项目,所以将基础项目纳入医保,能够帮助患者,把“看牙的价格打下来”。咋一听很有道理,但是内行人都直到,看牙贵,并不是洁牙贵,而贵的是一些普罗大众看上去似懂非懂的项目。
人大代表表达民生民意,是职责所在,可惜,并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
根据《第三次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口腔患病率高达97.6%,达到口腔健康标准的仅有0.2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老百姓对自己的口腔健康问题开始重视起来,但由于“看牙贵”、“牙疼不是病”等陈旧观念的存在,以及治疗费用高等客观情况的存在,却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牙齿治疗涉及范围很大,但大部分项目不在医保范围。单单解决一个洗牙的问题,似乎对于大局于事无补。
人大代表关切的声音,已经得到了管理层的回应,切实拉低口腔治疗的价格,须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医疗市场化的最终定价权,是由市场决定的,在这个层面,国家能够负担的责任是有限的。
所以,伴随着洁牙纳入医保,新一轮的市场变革,必然到来。
牙科的迷局
厦门科瓦口腔是行业内知名的口腔之一,一位姓苏的负责人表示:口腔医学在普通人眼中,无关轻重,但是在从业者看来,这个行业是个充满了科技含量的行业。但是由于多年来的市场教育问题,盲目追求进口产品和过于简单片面的心理预期,往往会造成对于材料、技术的错误认知,而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过热追捧,导致了进口材料居高不下。这些都是导致口腔诊疗费用攀升的因素。
而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近两年口腔医疗的井喷,形成了原材料居高不下,而市场价格又在轮番价格战中无法缓和的原因,各中口腔机构自顾不暇,根本无心去发展技术,也成了制约口腔行业有序发展的一个怪圈。
材料的制约、技术的壁垒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间,形成的怪圈,圈起来的是服务质量和成本合算。要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竞争优势,首先要给口腔医学机构们松绑和减负。
东莞博球口腔的一位医生告诉笔者,尽管一直在进行市场教育,但是客单价的高低仍然是促成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和医疗美容类似,口腔医学的市场服务化,也进入了市场化的阶段,但是消费者自身也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口腔医学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