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丨山茗
淡出娱乐圈很久的张檬,最近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表演完毕后,她首次回应自己整容的问题——我活到现在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去整容。三年前的张檬正是事业的高峰期,一部部大火电视剧的播出,她清纯可人的形象深入人心。最巅峰的时候,就是出演新版《天龙八部》的神仙姐姐王语嫣,这部剧中备受瞩目的女性角色之一,可见张檬彼时的咖位。成也王语嫣,败也王语嫣。也正是因为这部剧,她遭受了网络暴力,很多网友说她“丑”,根本配不上“神仙姐姐”的角色,让她一度陷入自我怀疑。更重要的是,那时候她的男朋友也说她丑,一句“为爱整容”断送了她整个演艺生涯。没整容之前的张檬到底有多美?《美人心计》中卫子夫只有一个镜头,就被称为“最美卫子夫”。《美人无泪》中清纯动人的海兰珠,一颦一笑都动人心弦。可这些都没有被她看到,那些否定的声音,仿佛分外刺耳,一句一句钻进她心里。容貌这件事之所以会让一个女性焦虑,并不在于她听到的称赞有多少,而在于她听到的否定有多少。把皮囊等同于自我,皮囊被否定,自我也就陷入了怀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性,明明长得很好看,却还是不自信,一直怀疑自己。“吃过丑的亏,我只想变美”其实,容貌焦虑不只存在于娱乐圈,它渗透在千千万万普通女孩的生活中。有一项调查显示,18-35岁的女性,每天平均照镜子的时间为45分钟,只有1%的女性对自己的外貌非常满意,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女性分别占比55%和14%。其实爱美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我们只能因为外在好看,才能被肯定,恐怕就变味儿了。有数据显示,每年8月都是“学生整容季”,超过三成的大学生有整容意向。觉得自己不够漂亮,希望用美让自己的路更好走一些,似乎成为了默认的社会潜规则。但女性变美之后,人生真的可以变得“容易”一些吗?诚实的回答的话——是的,社会的确更加接纳美一点的女性。当我们认识一个人的时候,第一张名片往往是我们的形象气质,然后才是有趣的灵*与丰富的内在。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指的就是:人第一次与某人或者某物接触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第一印象输入的信息对以后的认知产生极大的影响。很多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吃过“不美”的苦,她们的第一张名片不够吸引人,也就根本没有人愿意去认识真正的她。她们的同学或者亲友那些不友好甚至是嘲笑的声音,都会成为她们否定自己的理由。因为负面的否定一定比正面的赞美更令人印象深刻,慢慢地,这些否定、偏见和质疑的声音,就会被她们内化成对自己的否定。独白剧《魔镜》讲得就是一名“长得不好看”的女孩自述,她少年的时候,一直被班上的同学嘲笑瘦得像麻杆还有丑,就连她最喜欢的班长,都没有正眼看过她一眼。长得不好看,是她一直以来的阴影。长大以后,她不敢“真面目”见人,怕不被喜欢、不被肯定,于是她就用化妆来让自己变美,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去化妆,才敢面对“变好看了”的自己。大家发现了吗?其实,一个人因为容貌焦虑、自卑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因为偏见受过的伤害,无法面对那个虽然受伤却无能为力的自己。于是,别人的伤害、讽刺的话,就像无刃的箭,被全部内化成对自己的攻击。“我也许会因为变美而被爱”对于深陷外貌焦虑的女性来说,美更像是一种执念,她们会觉得自己不美,是自身很多悲剧的来源。她们被偏见所伤害,每一句评价的话语,都会不由自主地钻入她心里:“原来那些人说得很对,自己就是那么丑,就是那么不堪。”然后她们就已经陷在了这种模式里,没有尽头地循环。她们在心里给自己竖起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尺,她们拼尽全力想要到达,却永远也到达不了。使得她们不能到达的,不是她们不够美,而是内心的空洞填不满。即使通过各种手段变美之后,她们又会不可控地面对新的否定,然后重新陷入自我怀疑。就像郑爽被称为“谈一次恋爱整一次容”,根植于她内心的早已不是对自己外貌的客观评价,而是深深的自卑与不确定性。她们不知道的是,正如人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自然也不会因为变美而获得真正的爱。即使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