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路线、功效路线、医美路线,是中国护肤品三大门派,你是哪一派?
来源聚美丽
作者夏天童鞋
近年来,有两股力量永久性地改变了中国护肤品行业的技术格局,也直接影响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首先是以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学、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在活性功效成分、生物合成等领域在源头影响了化妆品创新与发展。
另一股力量,是以循证医学、皮肤科医生为代表的皮肤科学,在功效原料筛选、临床数据及功效宣称、新品牌创立等方面对行业的全面影响。
这三种路线与力量彼此影响,相互交叉,进一步丰富了化妆品行业的产品和技术逻辑。
同时,这也让中国化妆品行业有了技术流派与路线之争,不同流派间难免会有冲突和竞争,我们今天来聊聊这个“八卦”,借以可以一瞥中国化妆品行业护肤品技术的走向与趋势。
护肤品的边界在哪里?1、化妆品的“正统”路线:涂抹遮瑕为主的精细化工路线
一直以来,化妆品都是基于精细化工的日用领域的应用。
年3月6日,化工部统一精细化工产品的口径,共11个产品类别,其中第10项:化工系统生产的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
自此,化妆品有了正式的工业归属:精细化工行业的日化门类。
不少日化人把行业分为大日化与小日化,即满足大众基本生活所需的洗衣粉、洗涤清洁产品,以及满足“小部分人群”更高生活品牌的护肤、彩妆等化妆品。随着中国迈入“共同富裕”时代,化妆品也已经成为最普遍的生活所需。
基于精细化工分类的化妆品,作为小日化的普护产品,成为基础的保养类产品,更多的是基于遮瑕、修饰、补水保湿等的基础功能,而其技术则基于对配方的持续打磨,对肤感、香味等精妙的组合,这是护肤品行业的基础大盘。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化妆品的备案产品中,滋润、保湿、补水是数量最多的三类。
所以在年11月颁发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定义,化妆品是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施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口腔黏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这一概念是我国化妆品生产和应用行业中所认同的权威性概念。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正统”的化妆品工程师坚持化妆品不应该有太强的功效,对成分*也抱有警惕的心态。包括一些经典品牌的创始人、有历史的化妆品代工厂认为化妆品就应该是一个基础的保养产品,认为追求功效是“不务正业”,甚至是“走火入魔”,因为“皮肤真正有了问题,不是化妆品能解决的,医院”。
而“很多成分都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也不清楚长久使用比如10年20年周期可能带来的风险,不能贸然冒进”。在这一批工程师眼里,国家对药妆的打击,对特字号械字号以功效宣称的强监管,也被认为是对这一派的支持,“严守护肤的边界”。
近年随着成分*、功效护肤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开始转向具有更强功效的道路。
护肤品与药的边界被模糊了。
“你想想化妆品和皮肤这个事,真正上升到皮肤病的很少,除了AD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常规的保湿等功能早在八九十年代就解决了,这类的基础护肤中国向来不缺。所以传统做膏霜的精细化工工程师,一味追求肤感和稳定性,认为化妆品就不应该吸收,就是涂抹。他们认为安全无效是最高境界,而且国家的监管人员来讲也是这样的,你别给我讲那么多的,本身就是一个修饰产品,你只要安全不出事儿就行。他们恨不得所有的东西都是最简单的一个东西。”
△皮肤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多但实际上,今天很多消费者因为环境及压力、肤质状况、加上不当的操作护理导致的问题性皮肤、还没有恶化为皮肤病的皮肤,这类人群占比是非常高的,比如敏感肌、痤疮,这是刚性存在的,都持续需要东西来解决。“这个中间状态不是由药来解决,普通的精细化工也解决不了,从科学和皮肤的需求角度来讲,功效品牌、部分皮肤科医生倡导的功效护肤、透皮吸收,都在解决这个中间问题。而且也由此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相对差异化。”
2、功效护肤:生物活性成分成为明星
近年来随着成分*崛起的明星,无疑是功效护肤品,他们首先对传统精细化工造成了冲击。
这一现象是背后,是年,国际科学界正式定义了“生物合成学”,同时随着生物工程与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彻底改变了医药行业,又进一步波及到化妆品。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非常方便地像搭积木一样,组织各种氨基酸、单糖成为多肽、多糖,进而合成各种蛋白质和糖蛋白,并且对该成分的组成做各种修饰、改造以增强其生物活性、降低副作用,并在细胞层面去改善皮肤状态。这是一个技术改变人体、改变行业的成功案例。
在生命工程和基因技术的基础上,生物制药先发走通的逻辑给化妆品行业带来了两个关键改变:首先是新原料、生物活性成分,由此带来了功效护肤的盛行,已经在化妆品行业成为流行趋势;另一个是“活性成分+透皮+高端制备”的完整理念,是涂抹式轻药物在功效护肤的新逻辑。
首先是有效,相对精细化工“安全但低功效”的基础护理,功效成为撬动消费升级的关键。
“(精细化工普护派)也没有问题,化妆品量最大的还是这些偏基础的材料,很多传统配方还都会用仍然有市场。但行业肯定还是要往功效方面去走。因为只有功效提上去了以后才有更高的附加值,才会有消费者更好的买单。如果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保湿,说白了你能卖什么价钱,卖不上价企业就没有利润。我认为功效护肤肯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因为目前国家出了这个法规,功效评价这些东西,(都是往这个方向去的)。”
彗搏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卢云宇博士跟聚美丽记者打了个比方:之前我们卖化妆品相当于在非洲卖鞋,因为大家都不怎么用化妆品,相当于大家都是光脚的,有基础护肤功能比如说保湿、滋养就够用了。现在就是不仅要卖鞋,还要比大家谁的鞋好,卖的是跑鞋还是功能休闲鞋,在这个时候你就要给产品更多属性,比如是美白的还是保湿,还是祛皱、舒敏?前面这个定语(美白祛皱)就是一个功效,对应的是某类活性成分,比如肽类、蛋白类、糖类分子以及他们的复合方案。
上海彦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了“肽类”成分的原理,从科学角度看,肽的作用靶点都是很明确的,甚至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序列,它的特定序列就可以和皮肤上的特定受体或者是具体通路去结合,所以有很明确的功效,美白的就是美白,抗衰就是抗衰。
“我觉得肽这个原料未来肯定用的越来越多,价格会越来越低,导致它从一个贵族原料变成平民原料,各家企业都能用的起的一个原料。我觉得是未来的一个方向。目前一些拥有专利的多肽原料大都是把好几种多肽根据它的靶点作用不同组合在一起,属于组合物专利,并且有比较高的溢价。如果说你懂肽的话,就完全没有必要去买复合的,你自己去买一些单独的肽,按一定比例的去调配,效果可能会更好,成本会更低。”
卢云宇博士介绍说,理想的生物功效原料能够具备相对明确的靶向机制,比如和特定皮肤细胞类型的特定受体、通路或者靶点结合发挥作用,且能够具备一定的透皮特性,比如说短肽、寡糖甚至核酸类的原料中源于自然灵感(Natureinspired)的成分是比较多的,毕竟氨基酸、糖和核苷酸是人体组成的结构单元和物质基础。比如,目前比较火热的护肤成分中,玻色因、甘油葡糖苷就属于单糖衍生物,而依克多因、麦角硫因则属于氨基酸衍生物,都可归为生物活性功效成分。
△功效护肤派的逻辑是活性物才是技术差异化的关键
卢云宇博士介绍说,化妆品里面用的原料基本上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基础原料,是位于金字塔最下面的基石,属于大宗产品,在成品里用量最大,但附加值较低,主要以规模化和产能取胜。第二类是功能原料,处于金字塔中间,承上启下,具备一些特殊性能。但这个性能不是指生物活性,而是诸如覆盖、增稠、促渗、油水分散等物理化学性能。第三类就是所谓的活性原料,处在金字塔最上层,贵但用量少。
前两类原料,几乎所有的化妆品成品里面都会用到,哪怕基础的膏霜水乳,决定了产品的剂型、肤感和体系,但第三类活性物属于锦上添花的非必需品,且被赋予功效以外的文化和艺术等溢价概念属性。当然,特定分子结构类别的产品可以横跨金字塔的不同层级,以氨基酸和肽类为例,氨基酸表活类原料属于第二类功能原料,而一些美容活性肽则属于第三类活性原料。
卢云宇博士认为,随着行业的发展,真正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出现在化妆品的功效和定义里面,是行业下一步发展的契机点。“活性物不一定是刚需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