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建议的答复中指出,教育部大力支持美容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有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可根据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在临床医学等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美容医学相关二级学科。
分析教育部这份回复,不难发现未来学科专业设置的原则和方向。
——学科设置,得考虑“需求”
教育部在答复中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美容已经逐步成为广大群众的重要需求,医疗美容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部分,契合国家大健康产业战略发展需要和医疗美容市场蓬勃发展的时代要求。
这一点,说明了学科设置的出发点——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市场需求。
以医疗美容行业为例,网络平台综合大数据显示,中国医美市值已超过巴西,跃居全球第二,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已近亿元。
正因为有这样的需求背景,教育部关于支持美容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回复得到不少支持。网友们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思维变化,人们对医美也有更深的理解,医美的发展前景很大”,“医美行业发展迅速,就业前景广泛”。
为此,教育部表示出对美容医学学科建设的支持,并提出,有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可在临床医学等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美容医学相关二级学科。此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年版)》未设置美容医学专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对未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需经高校申报、高校主管部门召开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会议审议、教育部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
事实上,《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早已明确,高校可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已有的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调整二级学科和按二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
目前,全国共有所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了个按二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
——学科专业,讲究“动态调整”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
教育部表示,多方对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高度